字:
关灯 护眼
万书网 > 晋末长剑 > 第一百七十二章 聪哥的担忧
推荐阅读:

第一百七十二章 聪哥的担忧

天地之间一片雨雾。

浑浊的河水以不可阻挡之势奔腾而下,冲向远方,发出轰隆隆的巨响。

面对大自然的威势,人类显得是那样地无力。

刘聪站在山坡之上,静静凝视着山川,良久无语。

其实,大雨最先是从关中下起的,渐渐蔓延到黄河两岸。

到了这会,关中雨水渐少,但黄河两岸正迎来大范围、高强度降雨,且渐渐影响到整个并州乃至河北。

这样的天气,对大汉可谓弥足珍贵。

从军事上来说,他们连战连败,已经很难阻挡邵贼发起的凌厉攻势。

但他们挡不住,老天爷却可以。

这样的连续降雨,晋军补给会变得断断续续,士兵们或许只能一天吃两顿,不能再像出征厮杀时那样吃三顿。

甚至于,如果雨势再大一些、持久一些,冲毁更多的道路,让山径变得更加湿滑甚至干脆阻断,晋军就更不可能发起攻势了。

而且,这样潮湿的天气,也会让军中生病的人增多,进一步削弱其战斗力。

对大汉而言,这是难得的喘息之机。

此地名石楼山,位于西河、平阳二郡交界处,地属西河郡离石县——离石乃刘渊发迹之地,匈奴核心地盘。

石楼属于吕梁山脉一部。

最开始的时候,“吕梁”仅代指河西冯翊郡黄河边的一座山,曰“梁山”。不知何时,“梁山”变成了“吕梁山”,再不知何时,吕梁已成为河、汾一带纵贯南北的群山总称,但人们还是习惯单座山的称呼,比如此地的石楼山(位于今石楼县境内)。

石楼山一带牧场众多,生活着匈奴诸部,甚至包括迁徙而来的其他杂胡。

这些胡人是刘渊起兵的主力。

拓跋入侵之时,他们也是抵抗的主力。

而今经过持续数年的西迁,人口已经大为减少,但还有一部分留了下来。

历史上刘汉、前赵亡国后,这些胡人依然居住在这里,并且经历代统治者迁徙,大量混血,已经难以分清其本来族属了。

到了北魏年间,干脆以地域分,比如“汾胡”。

汾胡是一个大类,其中又分“离石胡”、“石楼山胡”等。

石楼山胡是刘汉基石之一,前身乃正宗屠各氏匈奴,在刘汉、前赵灭亡后,与卢水胡、铁弗匈奴乃至氐羌、汉人混血,于北齐年间被屠戮一空——“男子十二以上皆斩,女子及幼弱以处军士”。

当然在神龟三年,石楼山匈奴可不是没家的野狗,他们是刘汉国族,是刘聪可以信赖的部众之一。

所以他亲自前来巡视。

“惜陈卿已逝,没人给朕上忠言了。”看了半天后,刘聪神色怅然。

随驾而来的将官们面面相觑。

陈元达已经得病死了。

活着的时候,他可真是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就劝谏,为此惹得天子非常不快,不止一次差点身死族灭。

但陈元达还是继续进忠言,反复劝谏,直到病逝之时,依然上了一份表章,为天子谋划延续国祚之计。

刘聪注意到了群臣的面色,叹了口气,看向新近晋爵西河公的从弟刘畅,说道:“西河就交给你了,为朕守住此地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刘畅脸色平静地答道。

“你可有方略?”刘聪看他一副无悲无喜的模样,忍不住问道。

刘畅深吸一口气道:“主守冷泉水,次守离石。”

刘聪皱着眉头盘算许久,最终点了点头,道:“乔衷、刘雅生还在太原,此二人亦归你指挥。”

刘雅生带着五千人西逃,进入太原西边的群山之中,得匈奴部落接济,缓过了神来。

刘灵率军追袭而至,将其击败。

刘雅生继续西逃,后得乔衷增援,击败刘灵,才算彻底稳住了阵脚。

“兵可够?”不待刘畅回答,刘聪又自顾自说道:“我自北屈再给你调拨四千人,此皆禁军劲卒,刚至冯翊平叛,大胜而归。”

刘畅一听,心下稍安,立刻说道:“有此神兵,臣定然不让邵贼越西河一步。”

大汉禁军本有三万二千步骑,战力强横。

当然,这些人谈不上全职业,只能说一部分人是募兵,另外一部分则是半职业,但装备确实不错,多年来一直努力搜刮、生产各种甲胄、器械配给给他们。

经常操练,天子时不时赏赐,忠心算是比较足的。

此三万二千禁兵已经陆陆续续丢掉五千多人了,又举家搬迁了一部分至关中,这会留在平阳的,不过万余人罢了。

刘聪一口气给了四千,确实很够意思了。

平叛归来的他们之前屯于北屈县两乳山——山有两岫,望如乳形,因以为名。

“西河公这么说,朕便放心了。”刘聪勉强笑了笑,咳嗽不止,脸色苍白。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