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衍为啥问电报和火车?</p>
因为这本历史书里提到了啊。</p>
谢衍仔细查阅大明皇帝的生卒年月,但没有鼎泰皇帝的信息,估计是死亡时间太近,相关教材内容还没编出来。</p>
黄帝历,也在教科书上取消了。就连平时使用的日历,同样没有黄帝历存在。</p>
谢衍借口自己头疼,拿着历史课本回卧室,王昇不便打扰就告辞离开。</p>
回到卧室之后,谢衍拿出纸笔。</p>
他晕开墨条磨了一阵,才发现自己在下意识的研墨。</p>
可能是说话、穿衣、研墨这种日常行为,早就已经成了这具身体的习惯。就像一个脑震荡失忆的人,他记不得自己的名字,却依旧知道怎么说话。</p>
书桌上的笔筒里,还有两支类似钢笔的玩意儿。</p>
有笔尖,有笔管,但没有容纳墨水的皮管,似乎是塞了棉花之类的来吸墨水。</p>
墨水瓶也有,玻璃瓶身,软木塞子。</p>
谢衍翻开历史书,用钢笔蘸墨水,开始在写字本上记录——</p>
朱国祥,退位,洪武元年——洪武六年。(在位6年,享年93岁。)</p>
朱铭,退位,复兴中华元年——复兴中华十一年,神符元年——神符四十年。(在位51年,享年90岁。)</p>
朱洋,病故,端熙元年——端熙七年。(在位7年,享年67岁。)</p>
朱棠,病故,延淳元年——延淳十八年。(在位18年,享年69岁。)</p>
朱孝炽,病故,隆盛元年——隆盛四年。(在位4年,享年55岁。)</p>
朱敬均,病故,鼎泰元年——?(在位年份未知,享年未知。)</p>
朱和沛,目前在位,嘉庆元年——嘉庆三年。(皇孙继位。)</p>
如果不算鼎泰帝朱敬均的在位时间,从大明开国到现在才89年。</p>
但王昇说大明开国已一百多年,那么鼎泰帝的在位时间至少11年以上。</p>
再看鼎泰帝的爹,在位四年、55岁就死了,那他自己可能是30多岁继位。</p>
而且,鼎泰帝还熬死了儿子,直接让不到10岁的皇孙继位,估计也是个超长待机的。</p>
谢衍甚至怀疑,现在这位由皇孙继位的嘉庆帝,很可能是身份有点什么问题,所以才导致一位亲王敢于政变。</p>
如果把鼎泰帝的在位时间设定为35年,大明开国就已经124年了。</p>
北宋灭亡之后的124年,该是南宋末年,还是已经到了元朝呢?谢衍的历史太差,完全搞不清楚。</p>
草!</p>
谢衍猛拍自己额头,他刚才忘了问王昇,鼎泰年号到底用了多久。</p>
这位鼎泰帝应该是很牛逼的,因为王昇之前说,鼎泰帝镇压了西域和草原叛乱,并且修通了开往西域和草原的铁路。</p>
“砰砰砰!”</p>
敲门声响起。</p>
谢衍连忙撕下刚才自己写的东西,揉成一团放进衣服口袋里:“请进。”</p>
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推门而入:“六哥你的伤好了?”</p>
“你是小妹?”谢衍问道。</p>
小女孩有点不开心,噘嘴说:“看来还没好,连我都不认得。”</p>
谢衍捂着脑袋:“一想事情就头疼,你帮我回忆一下。你叫什么?”</p>
小女孩道:“我叫谢婉啊,族里行十三,平时都唤我十三娘。”</p>
“原来是十三妹,我有点记起来了。”谢衍开始瞎扯。</p>
“真的?”谢婉又变得高兴了。</p>
谢衍趁机问道:“十三妹,鼎泰有多少年?”</p>
谢婉说道:“四十二年啊。鼎泰四十二年,我刚开蒙读小学一年级,六哥你怎么又糊涂了?”</p>
“有时记得,有时忘了。”谢衍解释道。</p>
谢婉关心道:“那你可要多休息,医生开的药也须按时吃。”</p>
谢衍随口敷衍几句,心里却在计算年份。</p>
鼎泰如果有42年,也就是大明开国已经131年。</p>
“你们放学这么早?”谢衍扫了一眼时钟,没话找话。</p>
谢婉说道:“女学嘛,放学都早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