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万书网 > 人生1984 > 第2章 三年之约
推荐阅读:

第2章 三年之约

第2章 三年之约

80年代,省城的人均住房面积只有几个平方米。

沈家住的是两间房。一间当大人们的卧室,一间当客厅,客厅的一半摆了张床,拉了个帘子隔开,是孩子们睡觉的地方。

门口一侧摆着一张高低柜,柜台上放着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。玻璃柜门里面,放着玻璃糖罐、茶叶罐、国公酒、水壶和几个水杯等物。空地上摆着两把椅子,两张凳子,一张可折叠的小木桌。

走廊上摆一个煤球灶台,便是做饭菜烧水的地方。灶台旁边整齐的码放着百来个煤球。

小院里每家每户都是这样的格局。

此刻正是中午,走廊上好几家的妇女都在炒菜,各种菜香味在空中肆意的飘浮混杂,把人的哈喇子都给勾出来了。

沈母方佩华,站在走廊上的灶台前,手里拿着菜勺,微弯着腰身,飞快的翻炒着锅里的辣椒炒肉。

沈父沈国明,坐在屋里,翘着二郎腿,在翻看一份报纸。他四十岁出头,国字脸上戴着眼镜,就算是大热天在家里,也穿着白色长袖的确良衬衫和藏青色长裤,脚上的一双塑料凉拖鞋,是他对这个夏天最后的妥协。

妹妹沈秀玲,穿着一条白色碎花连衣裙,光着脚盘坐在一把靠背椅上,双腿纤细修长,脚丫子晶莹如玉。她扎着两条松松的辫子,额前留着长长的刘海,清秀的脸,清澈的大眼睛,由内到外散发着少女清新的气息,一张不大的红唇,有点机灵的俏模样,肤色像蛋清一样白净。

她手里拿着一本书,眼睛却死盯着那台14寸的牡丹牌黑白电视机看。

电视里正在放映《血疑》。

这是一部引进的日剧,在黑白电视年代可谓家喻户晓,在此后几十年间,医院掉包、不治之症、绝望爱情等人物命运被数次模仿借鉴,虽然看起来剧情狗血,但剧中离奇的剧情,浪漫的爱情,赚足了当年男女老少的眼泪,一度成为观众的心头爱。

做为80年代千家万户必看的偶像剧,《血疑》是这个年代最动人的爱情故事。主角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成为当时金童玉女的最佳代名词。

难怪沈秀玲看得津津有味。

她比沈秀兰小四岁,在读高中。因为碰上了高中三年制的改革,所以她还要上一年高三才能参加高考。

沈秀兰和李云海走近家门,清脆的喊了一声:“妈!”

方佩华头也不回的应了一声:“秀兰回来了!马上开饭了!”

李云海喊道:“阿姨好!”

方佩华炒着菜,没注意到他。

沈秀兰道:“妈,云海喊你呢!”

方佩华这才抬起头来,看看身边站着的李云海:“哟,你就是李云海吧?”

李云海道:“阿姨好,我是李云海,来得冒昧了,多有打扰。”

方佩华道:“快进屋里坐,秀兰,招呼客人。”

李云海进了屋,站在门口,含笑喊道:“叔叔,小玲,你们好。”

沈国明抬头望着李云海:“小同志,伱是谁啊?”

沈秀玲撇了撇小嘴,大眼睛闪闪发亮:“爸,这还用问吗?他肯定就是那个一放假就给我姐写信的李云海了!我看过他和我姐的毕业照片!”

沈国明放下手里的报纸,说道:“你就是李云海啊?小伙子长得不错!快进来坐。”

沈秀兰跟着进来,喊妹妹道:“小玲,起身让座啊!快去泡茶。”

她接过李云海手里的水果和酒,放在桌子上,对父亲说道:“爸,这是云海买来孝敬你们的。”

沈国明笑道:“来就来嘛,还买什么东西?”

沈秀玲伸长了手,麻利的掰下一瓣香蕉,一边剥皮一边说道:“姐,凭什么我让座啊?他一个大男人,还不让着我这个小姑娘?”

她也不看电视了,紧紧盯着李云海瞧,嘻嘻笑道:“喂,李云海,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哦!和你的人一样干净有力!”

李云海抓抓脑门心,呵呵笑道:“还行。”

沈秀玲咯咯笑道:“李云海,你是说你的人还行呢?还是说你写的字还行啊?”

沈秀兰呵斥道:“小玲,没大没小!你怎么直呼云海的名字呢?”

沈秀玲笑嘻嘻的说道:“这可为难我了,喊他姐夫吧,为时过早了。喊他李同志?未免又显得太过生疏了!喊他名字正好!李云海,你说是不是?”

李云海道:“是,名字取了,就是让人喊的。”

沈秀兰道:“称呼也是让人喊的!小玲,喊云海哥!”

沈秀玲不服气的扬了扬下巴,撇过脸看电视。

沈秀兰伸手往妹妹额头上一戳:“吃了人家的东西,还不改口?”

沈秀玲将香蕉往嘴里一塞,把头一偏:“姐,你让让,挡着我看电视了!”

方佩华端着菜进来,放在桌子上,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,对李云海笑道:“老听秀兰提到你,说你喜欢打篮球,还喜欢写诗歌。你还帮秀兰打过架,是吧?”

李云海道:“阿姨,这些都是我的业余爱好,我真正的本事不是这些。说到打架,是有过这么回事。有一次,我们学校和民政学校举行篮球比赛,有两个民政学校过来的男生欺负秀兰,我帮忙解了围。”

方佩华道:“可不是解围那么简单,你一个人打他们两个人,你还打赢了!”

李云海道:“我是农村娃,从小做惯了体力活,力气比他们大。”

方佩华道:“你别站着啊,你坐!我们一直想请你吃个饭,感谢你救了我家秀兰。”

沈秀兰搬了一把木凳子给李云海坐下。

桌子上已经摆了几个菜,都用碗盖着。

方佩华揭开一个大碗的盖子,顿时浓香四溢,居然是一只炖鸡。

另外还有一个青椒炒肉,一个糖醋排骨,还有一个西红杮炒鸡蛋,一个青菜。

这一餐饭菜,算得上极为丰盛。

方佩华招呼李云海吃饭,又把那瓶西州大曲打开来,给两个男人各倒了一大杯。

李云海端起杯子,敬沈国明:“叔叔,我敬你一杯。”

沈国明看着他笑道:“敬我一杯?这杯子可是二两的量!你会喝酒吗?”

李云海后世是喝酒的,但这个年纪的他,刚刚毕业,还没有学会喝酒呢!

方佩华道:“不会喝不要逞强,慢慢喝就行了,不要干杯,容易醉人。”

李云海男子汉大丈夫,一口唾沫一个坑,说出去的话,泼出去的水,何况今天这是要敬老丈人呢,哪有认怂的理?

他端着杯子,咕噜几声,就把一杯酒喝完了。

沈国明哈哈笑道:“好酒量啊!”

沈秀兰夹了一只鸡腿放在李云海碗里:“快吃点菜压压酒。”

方佩华问道:“李云海,你老家是梅山县的?农村的?”

沈秀兰道:“妈,云海考出来了,粮食关系也转出来了,他以后就是吃国家粮的城市户口。”

方佩华道:“我没问你,你别插嘴!”

李云海恭敬的回答道:“阿姨,是的,我是梅山县农村人。”

方佩华道:“你家几口人?”

李云海道:“我爷爷奶奶都在,我爸我妈,我下面还有两个弟弟,两个妹妹。”

方佩华哎哟一声:“这么多孩子?那生活很艰难吧?”

李云海应了一声是。

沈秀兰道:“妈,云海能考出来,真的挺不容易的。也说明他家里重视教育!他的弟弟妹妹都很会读书呢!”

方佩华瞪了大女儿一眼,怪她多嘴,又问李云海道:“你毕业后,分配在哪里工作?”

李云海道:“梅山县机械厂。”

沈秀兰道:“云海暂时回梅山县工作,以后肯定能调回省城!”

方佩华道:“调回省城?你说得轻巧!你叔叔当知青认识的对象,在一起十几年了,你叔叔也回城好多年了,结果现在还没有把他老婆调过来呢!”

沈国明道:“现在想调动工作关系,的确是很难的事情。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啊!前些年,几千万知青回了城,都等着工作分配呢!”

方佩华道:“李云海,秀兰分配在省城商业局当会计,这事你知道了吧?”

李云海嗯了一声,说自己知道了。

他已经听出一点矛头来了,沈家父母一直盘问他的出身、工作去向,无非就是想让他认清现实。

沈家父母一直反对他和女儿在一起,也就是因为两地分居的原因。

李云海特别能理解沈家父母的这种想法。

换做是他,他也会这么想、这么做的。

别看省城和梅山县只隔着100公里远,坐火车只需要19元的车票,但这100公里,却是难以逾越的天堑鸿沟。多少人穷其一生,也难把工作关系调动过来!

事实上也是如此,李云海后世直到下岗离婚,他的工作关系仍然留在梅山县。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