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万书网 > 抗战之铁血兵王 > 第10章 荣升伤兵排长
推荐阅读:

第10章 荣升伤兵排长

张昊说:“我们连是英雄连,没有一个人是孬种。我们有你这么好的连长带领,是我们的骄傲。”

顾连长的兴趣点果然立即转移,他点头说:“是啊!国家兴亡匹夫有责,作为中国人,就应该宁死不屈,坚决和日本鬼子战斗到底。”

张昊和顾连长说了很多话,天渐渐亮了起来。顾连长虽然对张昊突然之间变得这么有文化感到困惑,张昊的一口官话让他怀疑张昊是黄埔高材生,但由于谈得投机,张昊又极其聪明,三言两语总能糊弄过去,顾连长也就没有多想,以为是他官僚主义,对张浩了解不够。顾连长之所以相信现在的张昊,就是过去队伍里的张浩,是因为现在的张昊与过去的张浩长得太象了,不能说一模一样,但身材脸型并没有多大差别。过去的张浩很年轻,只有二十出头,现在的张昊有二十八岁,他穿越过来后,也变得只有二十岁左右模样,这一点由于张昊没有照过镜子,他自己都不清楚。

有人通知顾连长去团部开会,张昊就裹着毛毯继续睡大觉。

一般战士都会聚在一起谈战斗体会,在张昊看来,那是浪费精力,因为顾连长去开会,极有可能是去领战斗任务。队伍停在山口干什么?张昊推测,上级极有可能会命令这支队伍守住这个山口,因为南京保卫战最终是以国军的溃败告终的。大量国军在撤退时,出现了严重混乱局面,很多战士没有战死,却被践踏而死。张昊推测,队伍所在区域,离南京应该不远。南京外围国军,应该有队伍会往这个方向撤下来。

张昊心想,假如推断正确,顾连长回来后,队伍就会马上进入战备状态。

只是一连总共只有五人了,这仗怎么打?

张昊虽然当上了班长,但仍然只是小兵蛋子一个,由于身份地位低下,他没有办法获取更多信息,只能和其他战士们一样被动等待消息。

队伍里的战士和老百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,老百姓是自由的,拥有着生命和情感。战士只是上级手中的武器,是国家战争工具,战士是符号化的存在,是拥有生命的机器。

军官最喜欢用这样的话来教育战士,说什么服从命令是天职!军官不需要战士们有思想有头脑,有七情六欲,要的只是听话,令行禁止。一旦命令下达,假如战士们拥有着强大的思想能力,战士就有可能会挑战军官的决策,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。

张昊不想想太多,因为想了也是白想,他闭上眼睛,清空大脑,睡大觉。肚子里填过馒头,睡得很是踏实。

中午时分,张昊被集结号吵醒。他快速收拾好毛毯,捆扎好,背背上,背上三八大盖,和大牛一起随队伍向号声响起的地方跑去。

因为连排建制已打乱,二百多人三三两两站着。

一块大石头上站着穿着中校军服军官。

他的军服也破烂不堪,臂膀部位还有被子弹烫焦痕迹。

张昊推测,这人应该是张团长。

张团长说:“我们团现在还剩两百多人具有战斗力,我们师总共也只有五百多人还具有战斗力,三百多伤员,还有部分文职人员。司令部要求我们师守住这个山口,确保南京撤下来的队伍和老百姓可以安全通过。这个山口一旦被日军占领,南京撤下的队伍就会被包了饺子。我们团基层军官伤亡极大,营连排军官牺牲超过了七成。团部经研究决定从优秀士兵中选拔一批排班军官,我现在宣读一下团里的任命,请报到名的排级干部到队伍前面来,让大家认识一下。”

张昊心想,我刚在火线被提拔为班长,提拔排长应该没有我的事。

一连只剩下了包括连长在内的五人,班长都不需要了,连长都可以降为班长了。

严重出乎张昊意料的是,张团长报出的第一人竟然是张昊,张昊不由怔住,在报到其他人时,其他人都快速挤过人群跑到团长面前去,向张团长立正敬礼,但张昊却犹豫着,以为听错了。

顾连长轻轻推了推张昊,小声说:“上去吧!没有人比你更有资格当少尉排长。”

张昊指自己的鼻尖,小声说:“我可刚从一等兵,提升为上士班长的呀!太快了吧?”

顾连长笑说:“凭你的本事,你至少可以当连长,是我埋没了你。快上去,慢了,会尴尬的。”

张昊向顾连长点了点头,跑上前去。

张昊向张团长敬礼,张团长还礼。

张昊大声说:“一连一排上士班长张昊向您报到。”

张团长伸出手,张昊也伸出手,张团长的大手握住张昊的手,上下打量张昊,连连点头说:“好样的,果然是人才,你用坦克上的大炮轰炸日本兵的情景让我很震撼,你的枪法全师第一,和东洋兵拼刺刀能够以一敌二,你还会战场救护,有位女兵全靠你不仅保住了生命,还能参加战斗了。”

张昊笑说:“多谢团长关心。”

张团长说:“我给你二十名轻伤员,重新组建一营一连一排,一连其他排暂时空着,我们实在没有人手。给你排专门分配一挺轻机枪,替我好好干,一定要守住阵地。”

张昊大声说:“人在阵地在,保证守住阵地。”

张团长用另一只手用力拍张昊的肩膀,张昊纹丝不动。张团长怔了怔,小声问:“你是练家子?”

张昊笑说:“从小练过几手。”

张团长用力点头说:“很好!我记住你了,你先随队伍上山接受任务安排,我让你们的连长到师部去领伤兵,并把武器弹药带上。”

张昊向张团长敬礼!退后。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