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纪瑜安到元山古城时,已是下午四点半。她看着定位给的位置,眼前是一个废旧集装箱搭建的临时办公室。</p>
她走了进去,发现办公室里有一个男人敲着电脑,还有一个孕妇坐在另一侧整理着资料。</p>
“你是小纪吧?刚刚思滢给我打电话了,你叫我胡姐就行。”未等纪瑜安询问,胡姐率先发现了她,还热情地冲她挥着手。“我快整理完我手头的资料了,既然你来了,一会我跟你交接,哈哈那我明天开始就不用来咯。”</p>
纪瑜安忙走过去,顺势坐在了胡姐旁的小凳子上。</p>
“胡姐好,我是纪瑜安。”</p>
胡姐笑嘻嘻的应着,但手里整理的活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。</p>
“坐在前面的老李,就是壁画修复组的负责人,在忙着提交报告呢。剩下的同事去现场了,办公室就只有我们俩。”</p>
纪瑜安环顾四周,斜对角置物架里的每一格都整齐摆放着大家的包,架子旁还有几个折叠睡床。</p>
胡姐注意到她的视线看了过去。</p>
“我的睡床留给你,你就不用再买啦。”</p>
纪瑜安笑着道谢,目光回到了胡姐整理的资料上。</p>
“这些资料我简单跟你说一下,大概就是这样...”胡姐贴心地为她准备了标签,并按便签顺序整理的资料。</p>
纪瑜安从包里拿出本子,按照胡姐说的一一记录下来。</p>
老李提交完报告后,发现了纪瑜安。他凑过来盯着在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的纪瑜安,心里浮起一阵满意。他本对顶替胡姐的人选十分担忧,是陈思滢打了包票他才同意的。</p>
“听说你是季先生的徒弟?”</p>
老李见纪瑜安乖巧地点头,心底的赏识又多了几分。</p>
季先生的师父是被誉为“文物修复界泰斗”的大国工匠,而他也完美地继承了他师父的衣钵,成为国内外顶尖的壁画修复专家。</p>
纪瑜安大三那年,因实习的专业方向感到无比纠结时,经她小姨的引荐认识了季先生。季先生看她意外的合眼缘,并收她为徒。机缘巧合下,当时的她也坚定了壁画修复这个方向。后来,季先生身体抱恙,她竟成了他的关门弟子。</p>
正因如此,纪瑜安回国后就义无反顾在师父身边跟项目,一连两年都没有回来言川。直到外婆生病,她不得不回来照顾外婆。</p>
季先生对纪瑜安这一举动表示理解,告诫她不管是哪个方向的文物修复,潜下心来深耕其实人在哪里都可以。这条被纪瑜安当成准则,影响了她往后一生。</p>
“听说你还去国外留过学?见识过不少好东西吧?”胡姐也好奇地加入了询问队伍。</p>
“对,去国外待了两年,专业方向是壁画和博物馆文物修复。”</p>
“我们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呀!”老李有些激动地拍了拍纪瑜安的肩膀。“你都不知道,我们言川壁画修复组留下的大多都是没什么经验的新人,像我和小胡这样的老人太少了。”</p>
这话不假,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无法满足文物修复的需求。干这行的人多半需要沉得下心、坐得稳冷板凳,要几十年如一日对待这项重复且枯燥的事业。大多数人都耐不住前期的寂寞,纷纷转行。有些履历的壁画修复师都跟着项目走遍大江南北,留守在一个地方的基本都是新人。</p>
纪瑜安的到来,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。</p>
“小纪呀,好好干!我们都很相信你呀!”</p>
此时,一道满是嘲讽的声音从门口响起。</p>
“那可不一定!我倒要看看这个女娃娃是不是这么有能耐,担得起季先生关门弟子的称号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