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推荐阅读:

第22章 倒腾

跟三分钱一个的大馒头比,布的价钱奇高。

的确良不要票,一块八毛钱一尺,比两斤上好猪肉还要贵。

然后灯芯绒一块钱一尺,蓝白布一块二一尺,劳动布一块三一尺。

全部加起来,甘露付钱十八块(的确良)+十块(灯芯绒)+十八块(蓝白布)+二十六块(劳动布)=七十二块!

一下子就把工业券用掉大半。

这还没完,甘露很快又买了“蚊帐布”。

白、粉、蓝、黄,各买了三尺。

她不是真的要做蚊帐,是看中这种布料挺括漂亮,带网眼又透明,可以拿来做各种纱花。

大的点缀房间,小的点缀衣物,难得的一抹靓色。

还有蕾边和花边,这种不要布票,价钱也不高,五毛钱就能买一尺,甘露一口气买了四种二十尺,十块钱。

再然后,还要买纽扣。

甘露翻来翻去,大部分都土得掉渣,只挑到两款木质的,一大一小,大的如一毛硬币,小的如鸡眼睛,淳朴中别有韵味,还有不同的颜色。

甘露挑拣着买了两百粒,一块钱。

跃进牌运动服,红星牌白球鞋,甘露也入手一套,她年后要复学,要上体育课,这是标配。

一番败家操作,甘露手里的小钱钱所剩无几。

她跟商店要了一个小蛇皮袋,把布料、服装、鞋子、配饰一股脑装进去,下楼出了店门,穿过四岔路口去找便宜爹汇合。

甘大海早已等得心焦,看见女儿哼哧哼哧过来,纳闷:

“丫头,你买了啥?”

“咱爷俩过年穿的新衣服。”

甘露撒谎不怕雷劈,这么一大袋,全部是她自己的心头好,跟傻爹一根线的关系都木有。

不是她不孝,是甘大海真的用不着,他是支书,在村里一本正经,在公社伏低做小,中规中矩保平安,标新立异死得欢。

甘大海是“大老爷们儿”,对家里的琐事一向撒手不管,柴米油盐、衣食住行,从前是老婆操心,后来是女儿打理。

女儿说是,那就是,他连翻看验货的心思都没有,直接把蛇皮袋塞进大竹筐里。

甘露诧异,这傻爹心也太大了吧?

原本她还准备了一篇瞎话糊弄他,全憋回肚里了。

“爸,卢主任找过熟人了,有几样稀罕货今天就能买到,缝纫机还得再等两天。”

事实是,甘露要买的这款JH5-1多功能家用缝纫机没货,其它普通款的天天都有。

甘露还跟轻工柜台的人打听了,JH5-1比普通款多了一个“锁边”功能,还有一款JH5-2,多配了一个可拆卸机头,不止能锁边,还能绣花。

甘露心痒,琢磨着能不能弄到一张JH5-2的购买票,换掉手里这张JH5-1,免得跟朱一飞那张一模一样,被卢南樵看破马脚。

接下来一整天,父女俩闲来无事,先去找了一家条件不错的招待所。

傻爹睡四人通铺,一块钱,甘露住单间,两块五毛钱,大竹筐也被她搬到自己房间里藏好。

再之后,父女俩开始疯狂电车之旅。

把所有路过招待所这一站的电车,挨个坐了一遍,尽量挑有空位临窗的那种车辆,走马观花,坐着不动就能欣赏沪上风情。

在甘露看来,这是最省钱、最省心,最能快速把握这座城市70年代风土人情的方法。

恁说啥?

动物园?植物园?游乐园?公园?

嗯嗯,俺父女俩一个是农村人不感兴趣,一个是穿越人见惯了大世面,也不感兴趣。

跟走路相比,坐车也是体力活,尤其是对那种不经常坐车的人来说。

车厢左摇右晃,声音嘈杂轰鸣,人群拥挤混乱,售票员犀利霸气……甘露全凭对这个时代的好奇,硬撑着没有跳车。

甘大海累得吃完饭就回房睡觉,甘露也早早洗漱躺下。

这时候住招待所的人,大部分是出差公干,像她隔壁住着的一个青年,自称是津口纤维厂的采购干事,来沪上联系购买设备。

甘露却听出他有姑苏口音,面相、饮食喜好也妥妥像本地人,兜里还装着一面半旧的苏绣帕子,一看就用了不短时间,津口直男可不爱用这种蔫玩意儿,他在撒谎!

原因?

甘露不清楚,也不想牵扯进莫名是非里,晚上锁紧房门,不多话,不多事,管他是哪座庙里的黄皮子。

一夜酣睡。

天边刚露出鱼肚白,甘露眼睛都没睁开,就喜提东方牌S1135单反高级相机购买票一张。

按姜文松的说法,黑市能卖八十块。

黑市在哪儿?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