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日,早朝。</p>
活蹦乱跳的楚晨就在群臣震惊,不可置信的目光下光明正大地登上了大殿。</p>
反正已经和谢家撕破了脸,他也就没必要装下去了。</p>
反正大理寺卿段贤斌和工部尚书张允德不会被放出来,那他自然要上朝,继续推行自己的计划。</p>
不过一反常态的是,温贵妃并没有陪伴唐皇上朝。</p>
早朝开始,各部的主官开始向唐皇上奏介绍日常事物,至于大理寺则是由少卿韩伍元代为掌管。</p>
而工部是由侍郎杨长庚代管。</p>
见各部都将其日常需要汇报的事物说完后,楚晨走到了大殿中央。</p>
“父皇,儿臣有事启奏。”</p>
“说。”</p>
“儿臣以为六部需要改革,虽说各部官员各司其职,专精一事,干得非常不错,但……”</p>
楚晨顿了顿,让殿上的百官心惊肉跳。</p>
他们这位太子爷恐怕又得整什么狠活了。</p>
“一旦人事任免出现调动,就会导致下官对上官的事不了解,处理起来不熟捻,今日大理寺少卿韩伍元和工部侍郎杨长庚,便对主官所处理的事物不甚明晰。”</p>
楚晨侃侃而谈。</p>
“长此以往,如果要法办某些官员,岂不是会影响整个国家的运行吗?因此儿臣认为,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应该让各部之间常派新人轮换处理政务,一是为学习,二是为了今后工作协调方便。”</p>
有一句话,楚晨没有当众说出来,但朝堂上的百官都听出来了——如果有人犯了事的话,也可以方便顶替。</p>
这一下子朝堂上的群臣都炸毛了,跟谢家无关的官员还好,跟谢家有关的那可就急了眼了。</p>
这不是明摆着针对他们吗?到时候岂不是可以随意罢免他们?</p>
念及此处,吏部尚书蔡岳走到大殿中央与楚晨争锋相对。</p>
这件事必须要坚决反对,不能犯怵,要不然太子真要骑在他们脖子上拉屎了!</p>
“太子,此事不妥吧,首先各部的新人,处理政务肯定不如老人熟练,而且如果连自己部门的事物都做不到专精,何谈去处理其他部门的任务?”</p>
蔡岳看向谢家一脉的官员,用眼神示意他们。</p>
“如此岂不是一事无成?到时候怕不是培养出来了一群饭桶。”</p>
“是啊,太子此言太过耸人听闻,实不可信!”</p>
“是矣,望陛下三思!”</p>
谢家一脉的官员纷纷附和。</p>
这时候不顶住压力,到时候太子的铁锤砸到自己头上,喊冤的地方都没有。</p>
面对咄咄逼人的蔡岳和百官,楚晨面露微笑。</p>
“不知蔡尚书上次考核的时候得了多少分啊?”</p>
“这……”</p>
蔡岳顿时说不出话了。</p>
他上次的分数在吏部中都算不上高,哪里还有脸拿出来说。</p>
“蔡大人可能不清楚了,但我可还记得,27分,连及格线的一半都不到,而我要选拔的人才起码要到60分!”</p>
楚晨走向谢家一脉的群臣。</p>
“而你们,居然连一个60分的人都没有,居然还怕我选拔出来的官员会有问题?如果他们仅仅会因为要掌握的事物多就变成饭桶的话,那在场诸公又是什么?”</p>
面对楚晨的大声质问,就连不是谢家一脉的官员都将头给低了下去。</p>
确实啊,如果这样的方式,会将太子选拔出来的官员变成饭桶的话,那他们岂不是连饭桶都不如?</p>